自從電動護理床問世后,其便憑借能極大地方便醫護觀察巡視和家屬人員的操作和使用,并為病人的療養提供了更為良好的條件等諸多優勢,深得廣大醫療行業的歡迎和青睞。那么,具有如此強大應用價值和應用效益的電動護理床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究竟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五點。
安全性原則:由于電動護理床對老年人和病人的身體進行直接的接觸與操作,而且相對于健康人來說,這類人群的身體更容易受到損傷,所以護理床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很高。無論是電動護理床的結構還是控制系統的設計,安全性始終是優先考慮的一個原則。比如,在結構設計方面,不應存在任何干涉情況,結構的剛度和強度方面都要留有充足的余量,要考慮到各種極限情況。
輕量化原則:從降低能量消耗和減小運動慣性的角度考慮,電動護理床應該在保障功能和安全的情況下遵循輕量化原則。這樣不僅節約了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減小運動慣性同,非常有利于某個部件的停啟,使電動護理床的運輸使用成本都有很大的降低。
人性化、舒適性原則:人性化、舒適性設計是可用性設計的延伸,電動護理床應該根據人體生理學原理,更多地從人的生理結構、心理情況、行為習慣等方面加以考慮。比如各部分結構要與人體的尺寸匹配;設計中力求加速度孩至小化等等。
標準化原則:電動護理床機械零件的設計與選擇、控制系統的設計、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尺寸匹配,都有相關的行業標準,參照標準設計,不僅能在更大程序上滿足使用要求,而且有利于增強互換性,降低成本。
功能多樣化原則:護理過程中,不同使用者往往對電動護理床有著各種各樣不同功能的要求,除了基本的體位要求之外,還有諸如吃飯、洗漱、排便等更多的要求。